男,70歲,趙家鄉新華村人,中共黨員。從1979年起至2010年,一直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并先后擔任趙家鄉教委主任、校長、黨支部書記等職。
黃守余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以前是從事農業技術工作,在擔任農技員期間,成功推廣水稻溫室小苗育秧、玉米肥球育苗、紅苕種高溫大屋窖儲藏等農業新技術,破解了高山地區氣候惡劣引起的水稻爛種死秧、玉米因氣候和鼠害引起的爛種缺苗難題,結束了高山地區每年用糧食到低山換紅苕秧的歷史。其推廣經驗獲縣農業局好評,并在1979年1月的全縣農業工作會上作經驗交流大會發言。
在其后30多年的教育工作中,黃守余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改進教學方法,著力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盡力探索新的教學路徑,其中數學學科的多位數算法,除法簡便驗算方法,語文學科的謎語、識字法在教學質量方面起到了較好作用。并在第五個教師節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在1996年的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中大力爭取黨委政府的領導配合村社干部團結全鄉人民克服了資金嚴重不足的現實,發動群眾捐資助學,其工作得到縣政府好評,并承辦了全縣普九工作現場會,經驗在全縣推廣,普九工作得到涪陵地區行署的順利驗收。
同時,黃守余作為一名老黨員,堅持黨的路線、方針,積極配合當地建設,在涼趙公路建設中積極支持村社工作,主動參與公路建設中的矛盾糾紛調解,保證公路建設順利;積極配合“村莊行動”,參加農業社組織環境整治行動,帶頭做好房屋周圍的清潔衛生,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