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日報記者 周令高
所謂時勢造英雄,凡人出壯舉。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作為人類近代史上一場覆蓋范圍最廣、影響最深遠的疫情開始肆虐全球以來,無數醫護人員、志愿者以及各行業幕后工作者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共同譜寫了一曲曲守護生命的動人時代贊歌。
而在我區教育系統,同樣也有著這樣一位“幕后守護者”,近三年來,面對一輪又一輪的疫情,他不畏艱辛、恪盡職守、主動作為,用實際行動守護著全區教育系統廣大師生生命安全,也深刻詮釋了一名中共黨員的責任與擔當。他就是武隆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周德軍。
抗擊疫情 擔當在前
周德軍,45歲,自1997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平橋中學擔任教師。2007年由于工作表現優異,調往區教委工作。
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爆發傳播,面對疫情輸入的嚴峻風險挑戰,在區委、區政府的積極組織動員下,全區上下迅速投入到緊張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而同樣作為區教委體衛藝科衛生專干的周德軍,由于多年從事衛生工作原因,深知疫情傳播的巨大影響,他等不及單位要求職工返崗的正式通知,便毅然停止休假回到工作崗位,積極開展準備校園疫情防控各項前期應對工作。
也是自此開始,周德軍職業生涯工作重心迎來了一次巨大轉變,他也正式開啟了自己與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懈抗爭之路。在此后的近三年中,面對一輪又一輪的突發疫情,為堅決筑牢全區校園疫情防控防線,大到政策執行、方案制定、工作調度,小到信息推送、表冊收集、口罩佩戴,他都親力親為,督促落實,一刻也不曾停歇。
“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的背后關系的是全區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做好疫情防控不僅是自己的本職工作,更是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擔當?!敝艿萝姼嬖V記者。
履職盡責 善作善為
“疫情防控是實打實、硬碰硬的大戰大考,容不得半點馬虎,來不得半點虛功?!边@是周德軍日常工作中最愛說的一句話,同時也是激勵指導他做好各項工作的至理銘言。
如今,在單位談到周德軍,同事們都笑稱他是真正的勞模,“自疫情以來,單位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是他,辦公平臺發文最多的也是他,工作群內信息推送最多的還是他?!?/p>
正如同事們所言,為確保做好工作,5+2、白加黑、連軸轉、日夜轉,早已成為他近年來工作的常態。在這兩年多時間,他親自參與制定完善了全區教育系統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師生員工排查、應急處置等各類方案預案18個,制發相關文件200余件,起草匯報材料20余個,籌備各項大小工作會議100余次,組織開展各類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學習培訓10余次……
而在下班后,他也不曾“優待”自己,仍然堅持每天至少用1個小時的時間,詳細記載當日國內、全市疫情動態以及最新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在這期間共連續形成了375期、1585頁、近80萬字的疫情防控工作日志,并每日報委領導參閱,發學校貫徹落實,為推動我區教育系統全面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下堅實基礎。
疫情不滅 堅守永在
努力就會有回報。正是得益于周德軍數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以及單位全體領導同事共同支持努力,近三年來,武隆區教育系統疫情防控以及校園衛生工作基礎扎實、成效明顯,全區校園疫情防控始終保持著平穩可靠的良好態勢,良好的工作成效多次受到市教委以及區級領導的肯定和表揚。
雖然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對眼前取得的成績他卻看得十分淡然?!耙咔榉揽毓ぷ魇且粓銎D難的持久仗,成績只能代表過去,不能代表之后依然萬無一失,所以我還要時刻保持風險無處不在、成績每天歸零的清醒和自覺,多看到‘壞處’、多解決‘難處’,才能在疫情防控安全的軌道上行穩致遠?!?/p>
在采訪最后,當記者問到對當前工作有何感想和期望時,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感想就是這是一名合格黨員和教育工作者的應盡必盡責任,而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疫情早日徹底散去?!毖哉Z中,周德軍的眼神充滿了堅定。